冬去夏至,庚子年的毕业典礼给了我们特别的记忆,这个特殊时期的毕业季,也注定会使很多人难以忘怀。
告别的时候,回忆翻江倒海。他们用一场云上的告白,诉说成长与收获,最独特的告别仪式感,献给特别的你们。复旦MBA,毕业不说再见!
周亦然
复旦MBA2017级中文8班
我的30年人生没有啥波澜,本科毕业进入一家日系广告公司,一晃干了9年。说不上有什么成就,也没遇到过什么大挫折。结婚、生子,人生便可风平浪静度过。
午夜梦回之时总觉得不甘就这样度过自己的人生,还有些没做的事,没有空学的知识,没有结交的朋友,于是又一次跨进了久违的考场。
31岁,我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开始了复旦MBA的学习时光。2年半的时光不长不短,在人生恰好的时候去经历:Orientation、知微行远论坛、黑衣人、以色列游学、钻石八班的班长、负责复蕴项目,还有每一次小组作业,班级年级活动……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我在复旦MBA的突破和改变,想必是:让我有了挑战困难的底气。这底气来自复旦大学的显赫名声,来自身边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却亲密的同行者--,来自了解更多后心里多了一份笃定。
这份底气,把我从安逸中唤醒,在职场上学会表现自己的能力,争取晋升的机会。毕业后,抱着希望在广告圈多出点作品的心理,我离开了工作12年的公司,进入了一家创意热店。原本安逸的生活节奏就此被加班、压力所取代。除了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合作模式,还要拓宽工作的边界。进入新公司第1周,团队得不到客户的信任工作难以开展。老板问我要不要放弃,我说不行,不做永远做不了,我对团队有信心,只是需要磨合的时间。1个月,我们执行的作品出街,被同行说抄袭,对应公关危机。3个月,比稿没有赢下一场,团队士气萎靡。不仅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还要鼓励团队的气势。这些困难压力对于我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能让我冲出重围的力量是在复旦MBA历练的“挑战困难的底气”。
对于未来期许,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有些人20多岁就获得了第一桶金,有些人30岁已是企业高管。无需管别人,只要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跑道前行。
虽然已经“滚旦”了,但学校永远是一个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学习的地方。未来无论走多远,复旦是我的落脚地。
最后感谢复旦MBA的生活,感谢自己的当年的选择,往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赵顶
复旦MBA2018级S3 Asia MBA
复旦S3 Asia MBA于我,是运筹帷幄,转危为机。
入学前,我的工作成长性慢,体制陈旧,无效加班过多,工作生活界限不明确。就读MBA期望转行,从事咨询和项目管理,复旦S3 Asia MBA项目三国的学习体验,无疑给了我最大的憧憬。
入学后,最大的突破和变化在于思维模式的转变: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思考能更加合理运用资源,发挥领导力推动业务的前进;同时因为海外业务需求考虑问题上升到宏观经济政策的高度,以及线下转线上这一新常态的变化,毕竟海外的疫棈一直牵动着整个行业。
复旦S3 Asia MBA两年三国的体验是我最充实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从复旦的商战初体验、首尔的深度生活,再到新加坡国际化的体验,都让我受益良多。如果让我用酒来形容这段旅程,那么复旦是醇厚的白酒,首尔是精致的玛格丽,新加坡是明亮的mojito。
虽然今年是疫棈,但期望毕业一年内能转危为机,抓住机会,在供应链上提前布局,期望明年下半年能推出独有的2B平台,服务中资企业出口东南亚。在未来结合NUS(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优势,开拓金融科技业务,当然首要任务依然是保住今年的产值指标。
对于复旦MBA,我只感叹时间太短,还有太多太多没有体验。经历了这两年走过的坑,对想来复旦MBA的candidate我非常想说一些肺腑之言:希望你们能在入学前就有较为明晰的规划,并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多和在职班还有EMBA的前辈们交流,同时尽量争取高质量的实习,如果还需要靠投简历来寻求好职位,那就太偏离MBA精神了,好的工作都是大佬们推荐出来的。
陈欣荃
复旦MBA2017级中文10班
我从未想过,能够在复旦MBA收获如此丰富的学习体验以及这么多互诉衷肠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入学不久后,在充实紧张的课业中,经历完班级微电影制作和新年晚会舞蹈表演的洗礼,我忍不住感叹,原来自己的潜能还可以被这样激发!
第二学期,我被选拔为行业专家,全程参与了芬兰商务部与复旦大学合作的Fudan-Business Finland iLab项目。也许是因为我们高质量的沟通和报告,在走访芬兰企业时,他们特意为我们升起五星红旗,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为自己是一名复旦管院学生而感到无比自豪!
复旦管院链接式的学习,带领班级同学彼此成就,共创未来,不断提升了我“干中学”的实践能力,也收获了宝贵的同学情谊。同时,复旦管院提供了各种开放式学习的机会,使我的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推动当年“创新创业”学术方向开设的过程中,我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发起设立了复旦大学MBA创新创业联合会。这是由一群对创新创业感兴趣、有创业基础或创业目标、有创投资源的复旦管院同学合作运营的组织,致力搭建创新创业学习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传递创新精神、链接创业资源”是创联不断努力的目标。
创联举办了拼多多案例分析会、“K12教育的未来”等企业参访活动和讲座,关注到社会创业、内部创业等新领域。同时,开展了“小创有约”栏目专访,旨在留住管院大师们的真知灼见,传递创新精神,我和同学们一起创办了复旦MBA资源对接平台,帮助大家解决各种业务需求,至今创联资源对接贴已发布将近500条需求和资源,活动累计参与同学超过400人次。
通过和多元化背景的同学合作运营创联,打破了我原有个人利益系统的思维惯性,学会了从自身所处的整个系统福祉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在复旦管院MBA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复旦创联多维度的行动,我深深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心灵成长,也强烈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成就。
现在从复旦这个加油站毕业的我,带着勇气,走在创业的道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新的领域探索和突破,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嘉晶
复旦MBA 2017级中文7班
2017年9月,和大家一样,作为一名重返校园的新生,怀揣着对未来3年学习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来到复旦的校园。
正大体育馆的开学典礼上,在心里默默立下誓言,3年,定要遇到更好的自己。3年间,记不清多少个在台灯下奋笔疾书的夜晚;3年间,记不清多少次伴随零点钟声的小组讨论;3年间,记不清多少场在课堂间精彩的思维激荡;3年,复旦MBA让我拥有了更多元的视角;3年,复旦MBA不知不觉,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家。在这里,可以放手尝试,勇敢试错;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018年9月,有幸接过红柒的大旗,感恩于这份信任,肩负起这份责任。阳澄湖“蟹逅之旅”让我们重拾儿时天真快乐的时光;Gucci参访让我们接触到不同于商业世界的奇思妙想;“跨班新晚”让我们与更多的伙伴建立起连接;年三十的红柒家宴则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人的挂念;这一年,不辱使命,和家人共同成长;
2019年3月,在MBA项目副主任戴宁红老师的鼓励下,第一次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接下了聚劲Orientation的大旗;6个月间,从最初的20人核心团队不断拓展到最终近300人的黑衣人团队,感恩与大家砥砺前行;6个月间,不知有多少次挑灯夜战;6个月间,不知有多少次方案更迭;6个月间,不知有多少次反复演练;6个月间,不知有多少次临场应变;即使史上最强台风利奇马也无法阻止我们坚定的信念,最终只能用一缕暖阳为我们送别。
依然记得2019年9月8日,我们迎着
阳光在光华楼前最后一次大集结,当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这一年,不惧挑战,和伙伴并肩作战。全情投入,定当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离别之际,只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以校友的身份再次回来,毕业快乐,不说再见!复旦MBA于我,是勇于突破,砥砺前行
吴裴培
复旦MBA2017级中文8班
此刻感慨万千,语言又分外匮乏。复旦MBA令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用获得的勇气一次又一次接近内心中真实的自己。
我入学前曾是阿里巴巴集团运营专家,入学后我的身份有:自由职业者,艺术文化传播公司运营总监,食品贸易公司合伙人,潮流社群撰稿人,复旦大学艺术俱乐部联合发起人。
如果说入学前我已经在阿里帝国施展自己的职业抱负,那我的入学所求是什么呢?我想用什么来呈交一份让自己满意的毕业答卷呢?我曾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答案在两年的学习后呼之欲出:我终于成为了校训中所追求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入学前,我拥有异常繁忙的工作,几乎没有生活,每天在公司像螺丝钉一样用很快的节奏维持这台巨大昂贵机器的运转。当时就读MBA的原因并不在人生计划之内,只因为偶然间得知身边的朋友过于优秀,自己想要追赶而已。
这几年求学过程中,我收获了勇气,勇气来自于我的同学伙伴和家人一样的合伙人。未来我们要更多的参与彼此的人生,对自己和这份信任负责,为了能够长长久久的有关系而做一份又一份的事业。说以上这些话的时候,我依然充满了勇气。
我曾经严丝合缝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做到了且做的很好,可是并不幸福。所以我对未来的职业没有规划,期待贡献价值并获得幸福与安宁。
也许你已步入中年,也许你承受着车房亲情的无限压力,也许你体力不支精力不济,也许有太多生活的琐碎,这些,我都有,也曾因此放弃因此平衡因此割爱,可是这不是不要
做梦的理由。
我一直问自己:你还相信未来有无限可能吗?每一次内心的另一个我的回答都是:相信!!
在复旦MBA的学习时光中,他们收获了勇气,勇往直前、砥砺前行;他们有了挑战困难的底气,运筹帷幄、转危为机。从复旦MBA这个加油站毕业,他们大步迈向远方,开启人生新一页,破浪乘风,扬帆远航!
复旦mba 上海mba mba报考条件
http://www.fdsm.fudan.edu.cn/fd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