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光合投资基金专注于科创投资,其创始人宓群强调要投资于能创造新需求、开拓增量市场的技术创新。以激光雷达投资为例,宓群通过第一性原理分析把握技术与产业平衡,选择具有潜力的早期企业进行投资。他认为,投资人需具备好奇心,综合判断市场、技术与创业者,以实现理想的科创投资。
什么是真正的科技创新?
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拐点如何把握?
科技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又究竟是什么?
英伟达CEO黄仁勋经常讲一句话叫:zero billion dollar market(价值为零的数亿级市场)。即以后可能是数亿美元市场,现在是零的领域。
光速光合创业投资基金告诉我们:投到一个增量市场,假如这一技术能够创造一个新的需求,一个巨大增量的市场,那便是一次理想的科创投资。
就拿激光雷达举例。十年前,宓群便接触过禾赛科技,虽然禾赛科技的技术水平令他印象深刻,但当时禾赛科技做的是推进激光气体遥测业务,“这一技术是通过光电对空气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远程探测,我当时判断其市场规模不大,便没有投资。”宓群说。
而那时宓群内心非常笃定,自动驾驶一定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第一次见面后的三年时间里,他把全球做激光雷达的公司都看了一遍,当时主流的机械旋转雷达成本难以降低,大约一辆车需要10万美元。
三年后,他跑去问禾赛科技,是否考虑做固态激光雷达。在禾赛科技办公楼的地下车库,宓群亲身测试了一台还尚处实验阶段的原型机,进行了一段大概有200多米距离的探测。“虽然测试结果并不完美,但当时觉得他们是最有潜力的激光雷达企业,于是投了1000万美元。”宓群说。此后,光速光合连续4轮加注禾赛科技,累计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成为公司第一大机构投资人。
宓群认为,如果投资技术时,只进行简单的“me too”判断,即国外做什么便模仿什么,往往带来的增量价值会比较低。与此同时,作出相应判断后,还需要投得更早。
“这种判断要从第一性原理进行分析。”他说。
所谓第一性原理,是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将其解构成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优路径。物理学中量子力学计算原理如此,埃隆·马斯克降低电动汽车成本的思路也是如此。
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宓群认为,把握技术与产业之间的平衡对于投资人来说又是另一个核心的能力
“这是一个很综合的能力,一方面要判断市场和技术之间的匹配度,另一方面还要判断创业者,最重要的是投资人要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些都加起来了,才能逐渐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