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11阅读
  • 0回复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讲什么?其中一家谈的却是“避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同城在线
 

发帖
2425
好评度
42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3-2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争鸣,
人称先秦F4的——“儒、墨、道、法”四家,各怀“绝技”,纷纷登场,
除此四家之外,另有“阴阳、名、杂、农、兵、纵横”等家不甘落下,
卷起先秦思想史上一场狂风暴雨.......
诸子围绕着“人性善恶”、“治世之道”、“名实之辩”等问题,
自“春秋”开始到“秦统一”结束,
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大辩论”,
也是仅此一次的盛景了。
最终儒学一家独大,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
成为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所说的“百家思想”指的究竟是哪些?
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百家思想争鸣之前,夏商周(西周)是什么情况。
01“六经”和礼器为什么这么重要?

西周末年,周幽王姬宫湦得到一名美艳的姬妾褒姒,对她十分宠爱,
在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废黜了王后申后,
以及申后之子——太子姬宜臼,
此事惹怒了申后之父,也就是申国的国君申侯,
盛怒之下,申侯勾结犬戎攻进了西周都城镐京,杀掉了周幽王姬宫湦,西周灭亡。
周幽王死后,诸侯们寻回原太子姬宜臼,拥立他继位,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匆忙继位后,此时镐京宫殿已被焚毁,面目全非,狼藉一片,
再加上周幽王的惨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决定迁都:
把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
在这次动乱过程中,周王室的“六经”典籍以及祭祀礼器,几乎全部丢失了,
此外,原本“官学”中的史官们也散落到了其他诸侯国避难,
整个社会“礼乐崩坏”。
什么是“礼乐崩坏”?“礼乐”可以理解为“秩序”,
原本西周时期,各诸侯国都要派贵族子弟去都城学习“六经”等知识,
而教授这些知识的就是史官,是的,西周时期的史官与后世不尽相同,
他们还担任着“教师”角色。
典籍和史官都丢了,没人再去都城学习,旧有的秩序瓦解了,
原本势弱的周王室影响力更加低微了,
民间因为这次动乱也没好到哪去,没人维持秩序,
时不时发生如“子杀父”这类恶性事件,
这种情况下,东周(也就是春秋)的历史拉开了序幕,
也为诸子百家思想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那“六经”和礼器为什么这么重要?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不难发现,自上古时代开始,
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最早记载是从舜帝开始的(《尚书》)。
舜帝每年都要去各诸侯国巡查,要做三件事:
一是,会见各地诸侯,考察情况,并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
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
三帛:诸侯世子执纁(赤色的帛),公之孤执玄(黑色的帛),附庸之君执黄(黄色的帛);
五玉:圭玉,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谷璧、男用蒲璧;
二生:羔羊、雁,卿带着羔羊、大夫就带着雁;
一死:雉,士来朝见就带着死的野鸡。
(也就是说,古代诸侯朝拜舜帝时,要带着作符信用的五种玉,不同地位的诸侯还要带着不同颜色的帛布。)
二是,天子要带着诸侯们在诸侯国内祭祀本地的山川神祗。
祭祀的时候就要用到礼器(《周礼》):
六种玉石: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三是,会见诸侯后,天子要调和四时与月、日的相对误差,统一声律与度量衡。
这个时期,祭祀活动其实与统治已是密不可分的了。
此后的夏、商、周虽然有所调整,但都沿用了这种方式来统治和管理臣民。
等出现了成形的文字,史官就将这些记录了下来,
并且祭祀的礼器犹如“圣物”般极为重要,
比如传说中的夏禹时期的“九鼎”,就是祭祀礼器,
只有天子,也就是“天命之子”才能保管。
而记录这些活动的典籍,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六经”,
所谓“六经”典籍包括:
《诗》——宫廷和民间搜集的诗歌(没文字前,人们通过诗歌记载事迹);
《书》——国家的政令、国君的言论记录等档案材料;
《易》——卜筮;
《礼》——典章制度、礼仪
《乐》——乐谱(已失传)
《春秋》——历史资料。
所以“六经”也如同“圣书”一般,只有天子和贵族才能学习,
设置的史官,也就是王官除了保管典籍,还要充当“教师”的角色:
夏商周(西周)文化,其实只掌握在这部分人手中,普通民众是没学习资格的。
当时民众的思想,还是王室普及的“天命论”,可以说是先民们最早的“世界观”,
什么都是“天意”,每年在“上天之子”带领下进行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
直到西周末期那场动乱,周王室的“六经”和礼器都丢了,
人们觉得这是周王室被“上天”抛弃了,没资格领导民众了,
周王室的声望衰弱得也就更加明显了。
而原本的“官学”,也因为史官们跑到了各地,演变成了“私人办学”。
普通民众这才有了学习知识的机会。
顺便说下这个《乐》,虽说已失传,但这本典籍在先秦时期也是很重要的,
每逢重大活动,尤其是祭祀,人们唱歌跳舞祭祀神灵,
每种音乐既分场合,也分等级,
有的音乐只能祭祀时用,有的音乐只能天子用,制度很严格。
所以总把“礼乐”放在一起,《乐》并不仅仅意味着歌谱。
诸子百家到底分为哪几家?
他们是如何产生的?
02“诸子百家”的起源和划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究竟属于哪几家,该怎么划分,没有统一的说法。
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将"诸子百家" 归纳为主要的六家,
即"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
汉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在司马谈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四家,共十家;
东汉的班固则认为,
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
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在班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小说、兵、医”,也就是共十二家。
而诸子的起源,也有三种说法:
一是,诸子百家出于"六经";
二是,出于西周时期的王官(掌管“六经”的人);
三是,"应世之急"(制度和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
(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先梳理一下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若说老子原本就是周王室的史官,著书立说没什么奇怪的,
但是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在主张什么思想?
03孔子、孟子的思想与儒家

上面说到周王室丢失了“六经”和礼器,
但是,鲁国还有一份。
鲁国是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的封国,
与西周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鲁国享有天子独有的祭祀特权,
可以说,鲁国的“六经”与礼器,以及祭祀制度,
都是周王室的“翻版”。
正因为这个原因,一时之间各地诸侯也冲向鲁国开始学习。
鲁国也呈现了遍地“儒士”的盛景,
其实“儒”这个概念,不是孔子创造的,
在孔子之前,“儒”就是周王室的“王官”,穿着特有的“儒服”。
孔子后来创立儒学,也是有着“继承”、“传承”之意。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年少时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己特别好学,学了不少周礼,
曾有幸去京都学习“六经”,他的老师就是还是周王室史官的老子。
后来也在鲁国担任司空之类的官职,
但因为跟执政者有矛盾,弃官带着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
可惜的是,孔子去了很多个诸侯国,但都没能实现他的理想,
晚年回到鲁国,专注研究,
他的弟子后来将他的思想言行记录成一本书——《论语》。

孔子的理论思想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
但这只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其实孔子的思想覆盖的范围相当广泛:核心主张,即“礼”和“仁”。
孔子强调“礼乐”(概念在前面已阐述)的重要性。
当时正八经的天子势小权弱,诸侯国霸道强势,
孔子认为这是乱了“君臣”的地位贵贱秩序;
鲁三家在祭祀宗庙之后,不应该唱天子才能唱的《雍》诗,
以及大夫用了天子独享的人数——64名女子跳舞,
孔子认为这都是僭越规矩;
听说晋国把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刻在铁鼎上,公诸于众,
孔子认为这一行为造成民众把铁鼎当成规矩了,谁还把大臣当回事,
这是他们抛弃了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贵贱不衍),是“无道”的。
又如,弟子颜渊去世了,没钱厚葬,弟子们惦记把孔子的车卖了换钱,
孔子不同意,他觉得自己是大夫,大夫出行的标配就是“坐车”;
此外,孔子对于服装也很讲究,
什么颜色做什么衣服,什么颜色不能做什么衣服,
什么颜色搭配什么颜色的衣服,单衣是单衣,外套是外套,
里里外外,丁是丁卯是卯,一个细微的错误都不能犯。
总的来说,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君臣和普通百姓,
光用刑法是不够的,大家都讲“礼”,社会就会安定。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孔子认为,只要把不合“礼”的人和事物统统匡正了,
天下就会太平了。

孔子的另一核心思想,即是" 仁" 。
" 仁" 字,通过偏旁部首,我们大概就可以猜出,
它的本义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孔子的思想中,我们最为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便是这一理论,但是孔子的“仁”,包含但不限于此,
赋予了“仁”更广泛的含义,比如仁爱、忠诚、宽恕、守信、恩惠之类。
孔子认为,“仁”者不能贪利不图义,
孝悌是仁的根本。
他认为只要统治者厚待自己的亲族,也会获得民众声望,
还能起到表率作用。
民众懂得了“孝”的道理,才不会作乱。
除了“礼”和“仁”,孔子对于“义”也表达了观点,
比如人们应该重义轻利,
出于“义”获得的“利”才理所应当。
光图“利”没“义”的就是小人。
但是,孔子的阶级观念很重。
他认为,农民饿肚子的免不了的,读书人享受高官厚禄是应该的,
读书的人跑去种地,就是破坏规矩。
总的来说,孔子站在一个士族阶层,思想还是围绕着调节帝王和民众矛盾上,
无论是“仁”还是“礼”思想,
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儒家后来独领风骚,
孔子的主张很符合帝王的胃口。
儒家还有一著名的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虽然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他与孔子还是有些区别的。
孔子有些轻民思想,但孟子不同,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就是百姓比君王更为重要,他更关心百姓的利益;
而对于仁、义、礼、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也就是说,约束好自己就不会犯错,用不着非得用“礼”来约束。
另外,孔子虽然推崇周礼,但孟子却是推崇更久远的“礼”,
他认为那才是纯粹且原汁原味的“礼”,也是所谓“言必称尧舜”。
孔子和孟子虽然都带着弟子游历国,均未被接受,
主要是儒家的思想虽然结构清晰,涉猎广泛,上下也能说通,
但就是不符合时代。
04墨子十大主张,墨家

孔子创建儒家之后,墨翟也在鲁国创建墨家,两家互相争鸣,
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幕——儒、墨显学之争。
随着“礼乐崩坏”,民间兴办“私学”,
许多著书立学的人,为了招募学员,降低了“门槛儿”,
以往种地的农民,还有手工业者们,纷纷放下劳动,
冲进了各私学里,只要学得不错,
学业有成后,很可能被推荐成为“士”,
当时的各诸侯国,为了招募人才,形成了一股养士的风气,
士族的待遇也极其优厚,重要的是还能被推荐为官,
而墨子也是其中一员。
墨子原本学习的也是儒家思想,
但他后来觉得儒家思想里的礼节太过繁琐了,
其实可以理解为他觉得太麻烦了,极其拖沓,
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还浪费钱财、人力,根本实现不了,
于是他从儒家中脱离了出来,创建了墨家。
虽然墨子也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但他没有孔子那么“幸运”,墨子在起起落落间,
地位下降,沦为下层,所以他接触的人多为平民百姓,
他的弟子也多为下层的平民。
这就注定墨子的思想,建立在民众立场上。
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
即"兼爱" 、"非攻" 、"尚贤" 、"尚同" 、"尊天" 、"事鬼" 、"非乐" 、"非命" 、"节用" 、"节葬"
他认为根据情况不同,采用的治理方案也不同,
如" 国家混乱" ,就选用" 尚贤" 、" 尚同" ;
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 、" 节葬";等等。
兼爱:即“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要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别人,
把别人的家也当成自己的家,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别人当成自己。
墨子认为,发生战争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的结果。
非攻:即墨子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反对无缘无故挑起战争,
春秋时期诸侯国往往选择在春秋季节开战,这样不仅耽误百姓种地,也耽误收割,
所以,墨子对战争很反感,认为这"夺民之用,废民之利"。
尚贤:墨子认为有些人一直身居高位,是借着祖上的关系,
并不是说明这些人就有才能,所以他提议,通过才能来选拔官员,
有才的留下,没才的请走,
并且不应该因为一个有才能的人阶层低下,就扼杀了他为官的机会。
尚同:墨子认为,除了官员,连天子都得有才有德的人才能担任,
这样才同“天意”相符。
尊天:字面上理解就是尊重“天意”,“天意”就是“兼相爱”,
其实这一点与上古先民对鬼神崇拜很契合,
墨子认为,这地上所有一切都属于上天的,人无论高低贵贱也都是上天的臣民,
所以要遵从上天的意愿,上天希望人们做什么,人就要去做什么。
事鬼:墨子认为,鬼神是帮助上天来"赏善罚恶"的,
所以,人们也是要记着,上天没空的时候,鬼神还在呢。
非乐:即禁止音乐活动,也就是享乐,这样会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是巨大的隐患。
非命:虽然墨子提出“尊天”,但他认为“命”由己造,
只要努力就会改变命运,获得成功,而若是像过去那样,
认为“啥阶级啥命”,这才是最危险的,久而久之,
当官的不好好管理事物,种地的也不好好种地,那何谈发展?
节用:墨子认为提高经济实力并不需要扩张领土,
可以充分开发本土资源,一边创造,一边节省各项支出和花费,
这样就会囤积财富。
节葬:这个理念,其实与“节用”是类同的,只不过在丧葬问题上细化了,
古人重视“厚葬”、"久丧",认为人死了会去另一个世界,其实这观念今天还有,
尤其是贵族,陪葬品极其丰厚,墨子认为这就是纯属浪费,
不仅将财富埋进地下是浪费,处在丧礼期的人们还不能从事劳动,
这样会耽误国家富强。
以上就是墨子的十大主张,
虽然大多数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他的节约观,以及人本思想,
在今天都是值得学习的。
墨学与儒学争鸣,可以说是维护上层的思想与维护下层思想的两大学说争鸣。

同时,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纪律的集团,有相当大的活动能力。
首领即“巨子”,享有绝对的权威,
墨家法规也十分严明,无论是谁犯错,都要"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也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墨侠”。
可想而知,在位者难免会忌惮这样的民间组织。
墨子还是一个科学家,墨家也是一个科学家集团。
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机关术”也一直活跃在民间传说里。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
三派互相攻击,墨家也渐渐销声匿迹。
05老子、庄子以及早期的道家

老子原为周王室的史官,也就是管理藏书和教学的。
据《史记》记载,孔子曾向老子学习过周礼。
周王室衰败后,老子弃官而走,走到了函谷关,
遇到守关的令尹,留下上、下篇论述道德的著作后,
向西出关,不知所踪,这也成了千古之谜。
老子原本是陈国人,陈国后来被楚国吞并。
老子也深受楚国文化的影响,
楚国文化有一特点,就是“崇巫”,
所以身为史官的老子,对典籍内各种神鬼说自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也就是任其自然发展,不要动,不要治理。
老子反对“礼治”,认为以礼治国很快就祸乱了——"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
也反对“法治”,认为律法越清晰,犯法的人越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同样,他对墨家“尚贤”说也持反对态度——"不尚贤,使民不争。"
在老子的观念里,秩序越管理才会越乱,乱就是因为管理太多。
另外,老子还提出“愚民”主张。
他认为民众之所以难以被管理,都是因为他们懂得的太多,
应该让他们变得愚钝,这样就好管理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老子还提出了" 小国寡民" 的想法。
老子认为,社会应该回到原始社会时期“部落”的那种状态,
人们不聚集在一起,老死不相往来,
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了各自的利益产生矛盾,
这样才符合“天道”。
老子认为的“天道”与“天命”并不相同,
老子认为天道就是“视而不见”、"搏而不得" (看不见、摸不到),
这种“道”才是万物主宰,
其实这概念就已经是很抽象了,但我们也不难理解,
某种程度上有些“顺其自然”的意味。
所以,人们做的越多,就会改变“天道”越多。
庄子,也就是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对“天道”的阐释,由抽象转为具体化,
他认为世界连天地都没有的时候,已经有了“天道”,
而“天道”生出了天和地——“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意思大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某种抽象的东西,创造出了实物体。
我们大多数都看过“庄周梦蝶”的故事,
故事中的庄子,分不清自己的是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它的梦中变成了庄子,
这个概念很烧脑,举个例子来说,
你吃火锅觉得很美味,你家猫闻见火锅味后厌恶地跑掉了,
那你还能说你的火锅很“美味”吗?猫还没同意呢,
那猫怎么想的你知道吗?你也不确定,只是猜测而已。
庄子的思想里,就是认为世界上没有对比的事物,回到刚刚的例子里,
火锅不能用“美味”和“不美味”来形容,
也就是世上没有善恶之分的意思。
还一个思想就是“忘我”,把自己完完全全忘掉,
庄子认为这样就能超脱和自由了。
老子、庄子和他们的道家思想,不像来“治世”的,更像是提倡“避世”,
比起别家,道家思想还是很特别的。
06赚钱小能手——法家

许多人说,虽然儒家一家独大,但儒家是理论派的,
其实真正干实事的都是法家。
法家与儒家、墨家、道家不同,
他们不只是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理论,
而且是得以实施,通常手段就是“变法”,
后来形成一个学派。
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
法家也是先秦最辉煌的一派,影响力之大,
若你细心的话,至今很多时候都能看见“法家”的影子。
韩非子总结法家学说为"法" 、"术" 、"势"三个方面。
法:法制、法治;
术:方法、策略;
势:威严、地位。
韩非子总结的“法”,是三个字中最核心的。
也是法家思想的支柱。
韩非子认为,国家是时强时弱的,但是决定国家强弱的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国家是不是重视“法治”。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他举了几个诸侯霸主的例子,认为他们在世的时候国家强盛,
去世后国家灭亡了,
原因就是没用“法治”来治理臣民。
所以,想要国家强盛不衰,就应该建立严明的律法。
而“术”正是“法”实施的手段。
通俗点来说,“法”有了,怎么用?那就需要“术”了,
如果要奖赏一个人,那怎么奖赏,是直接赏还是间接赏?
又如惩罚一个人,具体该怎么罚?这都是“术”。
当然我的例子未必恰当,但是“术”这个概念在今天不难理解,
也就是策略、谋略之类。
“势”,其实与今天的“造势”的“势”意思差不多,
只不过运用在帝王身上,有些复杂了。
韩非子认为,统治者不能光想着“治理”,
还要在“治理”过程中宣传自己的魅力,
从自己一言一行开始,走“模范”道路;
而且,要保持住自身的威严,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法家严酷的刑法,却是用来管治臣民的,
有点“不择手段”,专为帝王服务的意味,
所以法家无法成为后世主流思想,
但并不意味着儒家一家独大后,其他家都消失了,
其实在百家争鸣时,很多思想都已经开始渐渐融合,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倡的儒家已经是经过吸收百家精髓,改良后的新儒家。
本帖来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城中国网 中国第一家B2C 020综合营销门户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