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74阅读
  • 0回复

胡说红木文玩的价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fkq40bdn
 

发帖
57
好评度
6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 本帖被 同城在线 从 报到签到吧 移动到本区(2014-11-17) —
关键词: tag
胡说红木文玩的价值
前阵子看到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一档节目,先是把两串同规格紫檀手珠上称以重量判断材质,又将两个大小相当的紫檀笔筒放在一起进行大小对比,然后告诉大家这是同样的东西,却因在两个不同地区购买而价格不同。这是非常严重的误导。作为一个红木文玩的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者,我对一些媒体这些年对红木文玩市场的严重误导感到痛心,这种不负责任的误导对市场造成的恶劣影响也让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文玩市场价值观的扭曲,让投机者们一本万利,给文玩收藏爱好者们带来巨大损失,令热衷传播文玩文化知识和诚信经营的商家们举步维艰。我们先从两个看上去“一样”的紫檀笔筒说起。紫檀的成材非常缓慢,特别是生长在高海拔、土地贫瘠的地方,恶劣的生长环境使它们的成材就更为艰难,这样的紫檀通常空洞严重、痂皮较多,紫檀老料手串,出材率极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料,又叫山坡林;相比之下还有一些是人工引种在土地肥沃、养分充足地区的紫檀,它们成材较快、直径粗、少有空洞,生长纹清晰平行有规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料,又叫平地林。这两种环境下生长的紫檀,前者料质细密,但不出材。后者因成材较快而导管粗大、料质相对疏松,老料紫檀手串,日久颜色偏黑且很难出现光泽,缺少紫檀的韵味。这些速生林都是近期砍伐所以含水率也高,容易开裂。这样的料因出材率较高一般都会经过处理后被制作成家具,如果制成小件或手珠就很难被懂行的玩家接受。所以做小件的人对紫檀的料质都是非常重视的,所选购的紫檀原料,都是一根一根反复筛选出来,不仅要求是老料,而且是要找老料中的最细密的。通过岁月的见证,只有料质细密、含水率低的紫檀才能体现出紫檀的魅力,也正是这样的料,才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这就是紫檀老料。这种料做珠子虽然浪费材料较多,但还是比较容易的,最怕出规整的东西,例如笔筒、镇纸、规整的摆件和对造型有要求的物件,因为这样的料去了边材和空心就所剩无几了,再躲过痂皮和开裂的位置搞出个全品出来,那你就不要考虑价格会贵多少,只要能实现就是值得庆贺的了。那么两个紫檀笔筒,到底料质量相差多少这本是个关键问题,但竟然被忽略了。也许是我们玩小件的对料质要求过高,但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因素,却统统被忽略了。在工艺上要做到好看这并不难,直径和高度的比例合理、以从底到口的三分之一处为中心做一个束腰但弧度不夸张就不会难看。但若使用出材率低的老料来制作笔筒,修补问题就是普遍存在的了。一个笔筒裂补几处、粉补几处、炭补几处还有白皮、修补后上色的面积、是小补底还是整补底、是否有黑筋会造成后期开裂、有没有金星、瘿子这些更具观赏价值的特征,这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件紫檀工艺品的价值,可这些重要因素却都成了浮云,只是按照大小来进行了价格对比,多么荒唐。紫檀商品的价值悬殊很大,看待价值怎么如此浮躁,如果再以此法看待海南黄花梨或沉香的价值那不更乱套了么,现在海南黄花梨的东西包括手珠在内有几个是全品的?只是一串珠子要作出全品来就很不容易,那是要付出很大成本,怎么敢跟那些修补上色珠子做价格对比呢。沉香市面上百分之九十都是假货,人家沉水的才几百块钱一条,你真的几千块钱的都不沉水,你怎么比啊。文玩的特殊性就在于,我们看上去好像是一样的东西,但价值差距却可能是很大的。你得先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再玩,这才叫文玩。这不像你去菜市场买菜,人家差你一块钱给你个土豆你就捡大的拿。这媒体就是把双刃剑,花钱打广告效果不赖,但要把人们往沟里带那也颇有成效。改革开放以后的文玩市场一直是乌烟瘴气,现在媒体又使劲儿添乱,导致现在谁做真货谁难受、谁做精品谁完蛋。你若做精品那成本就高了太多,但新人没有一个客观的引导,被那些会忽悠的商家和媒体搞得特别天真,根本不懂得如何判断价值,他们用很简单的思维来进行价格对比,俩东西是一种木头,大小一样,人家卖两千你卖四千,天呐,你太黑了,奸商啊。你解释也没用,你说你是全品没毛病,人家卖两千的也那么说,因为新人看不出来,为啥不敢说呢。你还怎么坚持下去,这就是一种煎熬,真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难道大家都去做残次品修修补补上颜色后当好的卖才能生存?那么实实在在对商品进行描述的商家到底该怎么办,这些商家坚持了这么多年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赚钱那怎用如此辛苦,在那么多新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着费心费力地去解释?这些才是真正懂得红木文玩并热爱着这个行业的人,媒体能不能给这些人留条活路?都说潘家园大城小武基福建仙游海南岛的便宜多少,这些个地方我都很熟悉,但我怎么一次漏都没捡过呢。这个行业根本就没有渠道,靠的就是信息、眼力和资金,海南人和福建人跑来北京收海黄和紫檀这事儿也很正常,我在北京收黄花梨觉得不好出东西又卖给海南朋友,结果他又卖到福建去,福建朋友给我拍图发微信又问我要不要这事儿都很正常。根本就没有地域性,便宜东西你睁大了眼睛看看,没毛病凭什么便宜卖你?这东西哪都有好的哪都有次的,正宗老料小叶紫檀手串,价格也是要先看明白了东西再做比较,如此引导消费,太坑人了。越来越累,越来越看不到希望,想做一个好企业的代价就是在倾家荡产后失败吗?我希望媒体人能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一些行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能只想着收视率而不顾行业的混乱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要再瞎搞。等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拿起DV自己来拍片子看的时候你们才肯认真思考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