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45阅读
  • 0回复

“互联网 +光伏”实战者全面解析六大商业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同城在线
 

发帖
2425
好评度
42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4-18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到底是传统制造业依然占据重要份额,还是新冒起的小企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

移动互联网以及光伏市场崛起的时代,“互联网 +光伏”成为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但由于光伏是一个新兴行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在走互联网道路时有太多不适应的地方,要想抓住机遇,就必须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化商业模式。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到底是传统制造业依然占据重要份额,还是新冒起的小企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

PS.除了推荐这篇好文,无所不能(caixinenergy)还建了一个微信讨论组,请大家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与作者亲密交流!(该二维码将于4月23日失效,请大家抓紧时间入群闪聊!)

【无所不能 文|欧文凯】 在国务院李总理提出“互联网 +”之前,“互联网+光伏”已经开始升温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互联网 +光伏”恰逢其时。
首先,是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时代背景 。从2010 年开始,中国从 PC互联网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中国拥有近 5.2亿智能手机用户,是智能手机第一大国,几乎每两人就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让人时时保持在线,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并催生了一大批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突然迅速崛起的巨头,如小米科技,让传统企业猛然醒悟到了互联网的生产力。进入2015 年,互联网企业开始从消费领域进入了产业领域,而同时,传统产业企业如光伏企业,也开始拥抱互联网。
其次, 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崛起的背景 。近两年,由于国家对国内光伏电站实施度电补贴,国内光伏电站市场迅速崛起,雄踞全球第一大光伏电站市场。德国用十年时间达到了 35GW光伏总装机容量,国内仅仅 4年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数。国内在目前的补贴下,无论是集中式光伏电站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都具有了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这无疑吸引了各路资本的纷纷进入,市场变得鱼龙混杂。市场的不透明和不规范,造成了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让供需信息无法匹配,光伏电站质量无法被有效监督,保险机构和银行金融机构心存疑虑,裹足不前。这使得整个光伏电站产业的融资利率和交易费用居高不下。产业界人士想到了利用互联网。
光伏要如何利用互联网?光伏和互联网结合,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鉴于互联网强大的颠覆能力,看似无坚不摧的光伏龙头企业,可能短期内会被率先找到“互联网 +光伏”路子的新冒起的小企业所颠覆。要想抓住机遇,得首先想通最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化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这得靠光伏企业自身对原有商业逻辑进行思考、领悟和重构。 在重构的过程中,光伏企业的原有优势反而是障碍,路径依赖下的企业思维会绕不过去这个在位“优势”。反而轻装上阵的光伏企业灵活性更强,更有可能杀出一条路子来。
互联网时代最主要最核心的组织生产方式是共享和众包, 这完全异于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集中式和封闭式的组织生产方式,而这也催生互联网时代迥异于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其中最典型的共享模式代表企业有 Airbnb和Uber,Airbnb 创立6年多,估值已达 200亿美金,Uber 创立不足 5年,估值已达400亿美金。
在消费类领域能看到各种类型的共享商业模式企业和众包商业模式企业,在专业产业领域,众包商业模式能经常看到,但共享商业模式很难见到。 对传统产业企业来说,信息的共享意味着自身经营机密信息的泄漏,这是万万行不通的。从整个能源系统来说,理想状态下,信息全部是共享的,将会真正实现能源优化配置,不多不少。但现实中,整个能源系统是由一个个企业组合而成的,信息被分割到各个企业里,企业占有核心信息来维持自身的竞争地位。这样能源体系无法做到能源的最优配置。但在某些环节上,信息共享是可以尝试的。
在光伏企业重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将共享和众包两种模式融入进来的,才算真正重构成功。融入这两种模式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指数级规模增长,成为平台式企业。 其他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原有商业模式和业务内容的修修补补方式,做的是“从 1到N ”的事,产生不了“从 0到1 ”的颠覆性效果。
“互联网 +光伏”六种平台商业模式第一种,光伏材料产品 B2B电商平台。在垂直类材料产品领域产业已经有了成功案例,如钢材产业的“找钢网”,如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科通芯城”。光伏制造产业在全球市场里占据主导地位,完全有可能诞生这么一个光伏材料产品 B2B电商平台,让光伏材料产品能够得到快捷销售。如该平台发展成熟,有了大数据积累,让光伏电站投资商头疼的材料质量控制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二种,光伏系统 B2B+B2C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让想要安装光伏系统的家庭业主或工商业业主,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一站式光伏系统安装并网服务。在高额光伏发电补贴下,一个个可以建成光伏系统的闲置的无价值的屋顶或地面,突然成了香饽饽。但现实情况是,普通民众对太阳能光伏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太阳能光伏是热水器吧”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屋顶或附近空地是可以租赁赚钱或投资建设光伏系统赚钱的。而另一边是,光伏系统投资商养了一大帮找屋顶找地面的光伏电站开发人员,去大量收集屋顶或地面信息,耗时耗力耗钱,却收效不高。该平台的出现,可以将供需双方有效对接起来,将会大大缓解目前的窘境,使得光伏电站的落地速度加快。
第三种,光伏电站运维平台。 在本人的设想中,通过竞争后,会出现一个能兼容各类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光伏电站 O2O运维平台”。该平台由两个体系构成,一个体系是光伏监控系统体系(线上的云运维体系),各家监控系统可以接入到该体系,能做到对每个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监控,做到实时线上诊断实时线上修复;第二个体系是线下运维体系,该体系由各区域运维队伍组成,构成全国性线下运维体系,能做到区域快速响应,线下诊断线下修复。这样,每个光伏电站都可以委托给该平台来运维。如此,将做到光伏电站产业运维的最优化。
第四种,光伏电站交易平台。 前三个平台,相当于从光伏材料质量、选址及施工、运维等三大方面对光伏电站进行了全流程风险控制,优质光伏电站涌现,如此,光伏电站交易平台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在光伏电站的整个生命周期里,会有 4-6次左右的交易转手。每一次交易,都是承担高风险要求高收益的资本向承担低风险要求较低收益的资本转手,最终,光伏电站会沉淀在承担低风险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长线资本里。光伏电站交易平台记录了光伏电站的大数据,即后续的交易,都可以低成本地成交,而非目前每次都高成本地成交(重复的尽职调查),电站收益无端被耗散。
第五种,光伏发电量交易平台。 在大电改背景下,可以预期的是,售电牌照最终将批量下发,这意味着,数量众多的光伏电站,将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售电主体,直接出售绿色电力给 B端用户或C 端用户。光伏发电量交易平台是依附于广义的发电量交易平台,还是会独立发展出来,是历史演进的结果,目前无法准确预测。可以猜测的是,由于涉及到光伏补贴的发放计量,光伏发电量交易平台将会在独立计量的路径下发展起来,即有可能国内会形成一个光伏发电量交易结算市场。在绿色电力优先上网的情况下,光伏系统发的电,可以智能调节,就近出售给附近高电价的用户。
第六种,光伏金融平台。 光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光伏电站被广泛熟悉,光伏电站风险被有效甄别和定价,光伏金融平台的出现,不可避免。光伏电站投资是资本密集型业务,对资金极度饥渴。除了银行贷款融资外,融资租赁、产业基金、股权众筹等众多创新的光伏融资方式,将会刺激光伏金融平台的出现。
同时,光伏电站投资商也需要一个平台来提供 一站式金融服务。光伏电站质量可靠,发电量(即收益)可以通过手机 APP即时监控,看得见摸得着,投资额可大可小,小到几万元,大到几十亿元,正是极佳的 P2P理财产品载体。
光伏金融平台可以 从专业光伏P2P平台起步,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资金提供了极佳的介入空间,可集聚广泛的社会资本。国内 P2P平台在野蛮生长后,将会出现分化,大部分会转型为特定行业的专业 P2P平台,同时,光伏金融平台有可能演进成最大的专业 P2P平台。光伏金融平台出现后,家庭用户想要安装光伏系统时,不再需要支付投资款或仅仅支付小部分投资款。该投资款将由创新光伏金融企业代为支付,收益分成。而中大型投资商也可以轻易在光伏金融平台找到风险匹配、利率匹配的贷款方。进一步的,光伏电站运营商可以不断地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做成理财产品出售给广大群众,不断筹得发展光伏电站的资金。
以上六种光伏平台的出现和成熟,将会大大提升整个产业的运转效率,大大促进光伏电站产业的发展。可以乐观估计,整个光伏电站产业的交易成本(软成本)将降低 50%以上,整体融资利率将在目前水平上降低 2个百分点。
目前,光伏产业届已有不同企业就以上六种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光伏行业太大,几年后存量资产高达上万亿;前景广阔, 5年后光伏发电成本与火里发电成本相当,开始全面替代化石能源;但发展也是艰难的,未来新模式开拓,还需要参与者有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也需要更多合作的精神。
同城中国网 中国第一家B2C 020综合营销门户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