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观察众筹平台和产品的运营,你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乱象。
腾讯数码讯(周硕)自从国内大电商平台照葫芦画瓢玩起众筹之后,这种以募集资金帮助初创企业发展的模式似乎就开始变味儿了。每天我都能在新闻中看到那些令我感到面红耳赤的消息。一些名不见经传,甚至你闻所未闻的小品牌产品就在你的眼皮底下成为众筹平台上排名No.1,当天的头牌。“首日突破百万”,甚至“一小时突破百万”,如此简单粗暴忽略网民智商的炒作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众筹是一种C2B融资行为,目前在国内正处在蓬勃发展的之后,相对与传统的市场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融资售卖平台。众筹项目能够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同时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商模式的全新购买模式。但深入观察众筹平台和产品的运营,你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乱象。
假筹钱真炒作
参与众筹都是初创缺钱的公司吗?不见得!目前在京东上众筹的产品虽然大部分是你叫不上名字的小公司,但也不乏后台硬朗的大品牌。以目前京东上众筹超过千万元级别的9个产品来说,其中雷神钢板911M游戏本和海尔空气魔方都海尔旗下的产品,作为国内甚至是世界许多地区的家电领导品牌,百万元的众筹资金是在算不上是什么大数目。
除了这类本身后台就非常硬的企业和产品,还有一类初创公司,虽然尚不能算作知名,但在细分市场中已经走在了前列,并且得到了投资人和投资公司的青睐拿到了巨额的风投。按理说,这类初创公司想着如何花钱制造舆论和关注才对,反倒是热切的在众筹平台上搞众筹好戏。某初创企业内部人士向我透露他们的考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花钱宣传时下没有比众筹平台更适合的了,况且众筹平台花钱少。”
那么其实这就很明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众筹=宣传=炒作!
其实这倒不能算作什么秘密或是潜规则。本身平台就是给人看的,关注的多了自然就成了具有宣传作用的平台。不过长此以往会导致众筹越来越偏向走样,更多的沦为炒作工作,而背离帮助真正的初创企业成长发展的良性模式。恐怕在一些资深媒体人眼里,如今众筹平台已经变得和厂商花钱买广告页面的推广方式没什么两样
众筹平台刷单愈演愈烈
前不久某众筹项目主曝光京东催刷单聊天记录(图片来自网络)
从目前来看,中国众筹平台经营模式其实与国外实名的Kickstarter有些许不同。Kickstarter更多是通过从融资成功的项目中收取5%-10%的佣金来实现盈利的。而国内以京东为最典型代表的众筹平台则很难以这种方式维持,除了超百万、超千万的“明星”级大单项目,平台当中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也没有融集多少资金,无法成功的案例。广告收益成为国内众筹平台支撑性的收入来源。
5月5日上线当天中午12点截图
5月21日上线半个月之后截图
既然是广告就存在如何尽量扩大传播效应,制造舆论的问题。于是“一小时破百万”“首日破百万”这样的口号成为制造新闻有力的工具。做到这样轰动的效果对于早已适应中国互联网环境的平台企业和众筹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挑战。传统的微博水军乔庄打扮摇身一变成为众筹平台新宠。通过购买水军刷单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众筹项目堂而皇之的登上众筹平台No.1。近一年以来这种情况更是愈演愈烈,“一小时破百万”“首日破百万”的新闻也早已司空见惯。
前期存在自己支持自己的情况
甚至众筹项目企业和电商平台由于利益驱使合谋,官方平台直接催促项目去刷单。前不久由于刷单后无法退款造成纠纷,在京东上参与众筹的某众筹项目主一怒之下曝光了与京东背后操作刷单的聊天记录,从记录内容看刷单几乎已经成为常态,甚至京东会主动催促项目主去刷单,称“不刷单这样推首页放着很难看”。
支持者中大部分为可疑的公版“僵尸”ID
以国内母婴智能设备企业“XX妈咪”为例,其最新的智能母婴体重秤于5月5日上线京东众筹平台,在当天便豪夺超百万支持,达到130万成为当天京东极力推荐的众筹项目No.1。5月6日,就是在京东众筹上线的第二天,其还在中关村创业街举办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庆祝其首日众筹突破百万。根据半个月的跟踪观察,能够发现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支持者中大部分为可疑的公版“僵尸”ID
首先,5月5日上线第一天便达到了130万,而截至发稿5月21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其数据依旧维持在140多万,后面15天时间里没有再出现明显的增长。其次,打开支持者查看支持者ID,会发现超过90%的支持者ID都是公版刷单ID类似僵尸粉。而且在众筹最开始其官方ID还存在着自己给自己“支持”的情况。我不便评说这背后是否存在大量刷单问题,但种种迹象的确令人怀疑。与经销商一起作秀
除了与众筹平台有一定的利益共同关系,参与众筹项目的企业往往还与下游的经销商同气连枝。而众筹的宣传炒作在给企业和产品本身提高知名度之外,也从侧面给经销商未来销售提供了宣传上的便利,相当于给下游经销商以顺水推舟之力,辅助了产品在线下市场的销售。那么从经销商角度,他们是非常支持项目企业去进行众筹造势的,甚至会以一起作秀的模式帮助这些众筹项目企业去造势。
虽然早有耳闻,但近期一些行业内的爆料人的内幕消息更加证实了这种情况的确存在,而且非常广泛。举个例子,目前众筹平台上,一般给项目支持划分了若干等级。从1元抽奖到99999元批发XX台,而观察众筹资金的组成,你就会发现众筹这个词当中虽然有个“众”字,但其实大部分的资金支持流入都是以经销商批发99999元批发XX台这种形式产生的,这个比例占到多少呢?还以上文提到的“XX妈咪”为例其目前为止148万资金中有约100万来自于超级订单,从支持资金角度来说众筹其实跟众关系没有那么大。
这些经销商是从心底里肯定产品,希望自己能够抢占市场先机拿下产品售卖吗?爆料人的话一语中的“都是早就谈好的,只不过在上面下个单显得项目好看而已。”
众筹产品风险更大
众筹平台上众多不知名产品
除非有非常强的后台支撑,初创企业一般在行业的竞争当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敢打敢拼追求快速的研发生产周期,甚至是剑走偏锋去深入大企业无法触及的小众领域,方能存活发展。快速的研发生产的确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给了大企业更大的行业竞争压力,但也同样存在着产品质量上的风险。随便翻翻众筹平台的页面,大量你闻所未闻的品牌和产品充斥其中,通过网友的留言和反馈看众筹产品中相当一部产品是存在使用障碍质量问题。用户拿到这些产品后,一旦出现产品使用障碍,很多情况消费者没有退货退款的全面保障,仔细想想那些你根本叫不出名字的产品它们真的靠的住吗?我想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除了产品的质量问题,肆意延期发货也成为众筹项目屡见不鲜的问题,这些初创企业往往在产线控制和产品订单量上估计不足,面对众筹支持者到期供不上货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抱怨诉苦和继续等待,对于众筹形式的违约,普通消费者是没有有力的保障去改变和维权的。
一旦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拖延发货、使用障碍这些问题。初创企业是没有能力提供一个全面完善售后服务的。目前来说,大多数的初创企业还仅仅是依托QQ、微信和公众号这些沟通交流平台进行客服售后,倘若这些官方的售后渠道不负责,你恐怕只能来回奔波于平台客服和官方客服之间说理,当皮球被踢来踢去。甚至之前某众筹项目团队在遭遇质量问题投诉之后集体消失的情况也曾出现。 总的来说,选择众筹的方式去购买产品,无疑你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总结:
归根结底,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物联网融合甚至是营销模式,目前在法律法规上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监管。国内的众筹平台一方面存在利益驱使一方面又要自我约束,显然不切合长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众筹项目主与众筹平台之间不可能不存在灰色地带。希望相关法律制度能够快速跟进,起到更有力的监管作用,给众筹平台带来阳光,让普通的众筹参与者看到希望,净化这部分新兴市场。
腾讯数码